生活
城市生活
城市
安徽
蚌埠

安徽蚌埠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本人是广东人,今年年中可能会调职到安徽蚌埠,但是对蚌埠的印象仅停留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中说的“一个靠铁路运输发展起来的城市”。 请问一下,现在的蚌埠是怎样…
关注者
564
被浏览
1,123,258

134 个回答

首先,蚌埠是安徽最早设立的地级市,一座交通发达的城市;其次蚌埠真正为人们所熟知却是与网络热词息息相关。

蚌埠人有一句口头禅:“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东西向的淮河和南北向的京沪铁路划出一个十字,交汇点便是蚌埠。把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徐州、两个安徽省会合肥、南京三座城市相连,画出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重心点也在蚌埠。

新世纪伊始,“李毅吧”作为网络亚文化现象被迅速传播,李毅的家乡蚌埠也随之家喻户晓,“大帝”、“蚌埠回旋”成为中国最早的网络热词。来自网络世界的关注如淮河水般涨涨退退,蚌埠人也不尴尬,自称“大蚌埠帝国”,调侃中带着些智慧。“帝国”全名是“大蚌埠列颠及怀远五河固镇联合王国”,自是三县一市,一点都不能少。

蚌埠地理位置示意图。图/Paprika

蚌埠,注定不寻常。

—1—淮河,喜怒无常的母亲

这座现在被戏称为“珍珠港Pearl Harbor”的城市,自古就是官方正史盖章的“采珠之地”,这份浪漫和平静,是淮河的馈赠。对于家乡究竟属于北方还是南方这个问题,蚌埠人早已不去纠结了。如果执意要问,当地人会直接领你去龙子湖边,看看那根高耸的南北分界标识。

淮河古时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四渎”,是上古时期重要的大河,源出桐柏山,会沂水、泗水,东流入海。在现代地理学意义上,淮河—秦岭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在蚌埠,可以于一日之内见证“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神奇,可以看到黄淮海平原的辽阔与江淮丘陵的婀娜。

蚌埠,如一颗温润的湖上明珠。图中为在建中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村落,位于蚌埠市区东南。摄影/刘新义

灵泽孕育不凡的生命。《山海经》中说,淮河水神名叫无支祁,状如猿猴,最终被善于治水的夏禹锁于军山之下,不少学者认为,它便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灵感来源。

位于武汉江阳的大禹治水雕塑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淮水之神无支祁,猴头长颈,力过九象,兴风作浪,与大禹为敌。禹三部将上阵,将他刺倒,并用大铁链锁住,才得以顺利治水。图/图虫·创意

然而,这只精怪在被降服之后,似乎并不安分。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决口,洪水奔流,开始了夺淮入海的历史。从此,淮河水系的稳定被紊乱取代,形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现象。每逢水患,蚌埠便首当其冲,成为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

蚌埠闸,位于蚌埠市区西郊的淮河干流上,是汛期防洪的一道重要铁闸。摄影/刘新义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蚌埠人的性格兼具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温婉,又有一层一往无前的底色。当地流传着“河蚌姑娘”的传说,有别于贤妻良母式的田螺姑娘,河蚌姑娘不仅是洗衣做饭的“家有仙妻”,更敢于为了渔民的生计,率领虾兵蟹将大战龙王。最终战死的她,还留下一颗珍珠照耀淮水。正是淮河这位饱受煎熬而变得喜怒无常的母亲,才生养出这样的儿女。

蚌埠淮河大桥,结束了两岸居民靠轮渡往来的历史。摄影/刘新义

—2—津浦线在安徽拐了个弯,火车拉来“小上海”

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凤阳府划凤阳、怀远、灵璧三县各一部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这是蚌埠最早的独立行政建制。此时的蚌埠不过是十几个自然村落,以务农的大姓为主,兼有散居的渔民和商贩。老蚌埠有“七户半”的说法,户就是庄,大庄算一个,小庄算半个,加起来七个半。

1912年,清政府借款所建的津浦铁路通车,风云突变。这条铁路北起天津,南至浦口,为南北干线,火车在蚌埠跨过了淮河,把蚌埠推上了历史的风口。

历经百年风雨的蚌埠淮河铁路大桥。摄影/刘新义

津浦铁路通车之初,列车昼开夜停,傍晚在蚌埠加水加煤;旅客们则在附近住宿,为次日的出行做准备,蚌埠因此而有“宿站”之称。水患消歇之时,蚌埠为淮河上的大港,板浦淮盐经洪泽湖溯淮而上,在此集散。尤其是津浦铁路与沪宁线通车之后,铁与水之歌让蚌埠成为盐粮互市的商业重镇、淮河流域水陆交通的枢纽。

金浦线上的绿皮车驾驶员。图/视觉中国

随着交通与商贸的发展,庄子变成了城市,大量移民涌入蚌埠,让这座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更加南北不分,呈现多元色彩。那时,蚌埠“地面不广而精华荟萃,俨若一小上海”。人们出曲社、入剧场,跟着上海的潮流选服装被视为“懂经”,甚至这个词本身也是吸收自吴语。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开始引领皖北乃至整个安徽的时尚风潮。抗战时期,因为可以通过铁路沟通沦陷区各大重要城市,蚌埠甚至成为汪伪的安徽省会。

蚌埠,新华书店蚌埠银泰城店。2017年,这家共三层的书店以铁路为主题,在店内装饰了1:1大小的铁轨、道岔、铁路信号灯、老式火车等,还有缩小的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图/视觉中国

—3—蚌埠为什么出猛人

军事史上说,“守江必守淮”。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便是蚌埠,因此国军方面又称“徐蚌会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邓小平在蚌埠燕山集孙家圩子发出渡江战役的作战指示,这就叫“宜将剩勇追穷寇”了。

这不是第一次徐蚌会战,楚汉战争最后阶段,刘邦撕破鸿沟协定东进,韩信部攻占彭城(徐州)南下,项羽被联军合围垓下,四面楚歌,只能用一曲悲歌送别挚爱的虞姬。垓下大战,战线极广,不仅蚌埠固镇,周边诸县都有不少“霸王城”的地名。

蚌埠港。摄影/刘新义

除了战略意义,由于水患导致生活条件艰苦,淮河一带自身也是起义的高发区。元末凤阳人朱元璋举兵时,怀远人常遇春跟着入了伙,就是那个《倚天屠龙记》里为张无忌放弃四十年阳寿的猛人。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蚌埠东部就是“中都八卫”的长淮卫。

“小伤无碍”常遇春。来源/2019版《倚天屠龙记》

蚌埠的名人里头,东晋桓温,北伐名将;元末常遇春,明朝元勋;清代年羹尧,平息叛乱,位极人臣……无一不是猛人。性格突出的李毅大帝怼天怼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说得再远些,前文提到的河蚌姑娘、没提到的大禹之妻涂山氏、五河民歌《摘石榴》中的女性、泗州戏《打干棒》中的张四姐,再到今天的蚌埠明星马思纯,那些被蚌埠人津津乐道和认同的的女性也不尽是婉约,而是智慧美貌又泼辣果断的形象,这也是淮河带来的英气。

小猪佩奇:有了我,你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图/视觉中国

—4—李荣浩和马思纯最想念的家乡味道是哪些?

如今蚌埠的年轻人,恐怕已经对“大帝”没有什么概念,他们更熟悉的是“蚌埠之光”李荣浩和金马影后马思纯。各种综艺节目和社交媒体上,李荣浩和马思纯谈及家乡味道,念念不忘的都是那个听名字就波澜不惊的平民美食——烧饼夹里脊。蚌埠是座年轻的移民城市,美食也带有这种色彩。

直击灵魂的拷问。来源/《中国好声音2019》

有别于南方精巧的蟹壳黄和北方咸香的火烧,蚌埠的烧饼,起酥和芝麻都只是锦上添花,不可抢了里脊的风头。所谓“里脊”是泛指以里脊肉为代表,一切可能被夹入烧饼的食材,在油锅里一滚,再有酱料、香料加持,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就在烧饼的包裹中完成。简单的形式允许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将就中透着讲究。

蚌埠人爱吃,且会吃。这又与淮河有关。因为长期被水患所苦,任何财富的积蓄都可能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唯有腹中之物靠得住;又因为交通南北,移民文化,食材和烹调方式都极为丰富。身处南北分界线,南北方人之间经常发生的甜咸之争,在蚌埠是不存在的。

老蚌埠土菜的丰富程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摄影/刘新义

江南人“非时不食”的优雅,蚌埠人也不羡慕:五河县沱湖的螃蟹虽不及阳澄湖大闸蟹的体量,却多了一股清甜;天井湖的银鱼有着独特的金眼圈,肉质细腻而饱满。夏日里不可缺少的小龙虾?蚌埠人只是笑笑,然后带你去一条以“大蚂虾”命名的街道大快朵颐。同样是靠水吃水,谁又比谁差了呢?

比大蚂虾店的小龙虾更活泼的,是这些五颜六色的可爱小桶。摄影/刘新义

如今,淮河已经回归了慈母人设,呼啸着的京沪高铁一日千里,有美食吃、有美人看的蚌埠人似乎有一种牢不可破的安逸幸福。站在淮河与铁路的十字路口,如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是这座顶着“皖C”头衔的年轻城市,不得不面对的成长困惑。

然而,蚌埠人总是不紧不慢,用他们“人狠话不多”的风格接受着现实,也酝酿着改变。蚌的特点,便是将砂砾孕育成珍珠,将伤口滋养成勋章。经得起摔打,也守得住安宁,在两者的之间寻找平衡和出路,不失为另一种生活哲学。

- END -

文丨何晗

文字编辑 | Face

图片编辑丨Geethan

地图编辑 | Paprika

封图 | 刘新义

特别感谢 | 张建平 崔建玲 刘新义 郭学东

了解更多中国各地的生活方式,请搜索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发布于 2020-06-09 15:54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真得说起来蚌埠市历史较短,应该从民国前几年说起,我只捡重要的说,极其重要的我贴出图片

本文只说到民国38年为止,1949年以后不输入


1909-1911[满清政府时期]

*清宣统元年1909年12月,津浦铁路蚌埠铁路桥始建,至1911年建成,花费白银100万两。

大铁桥也是蚌埠的地标性建筑,承载着蚌埠几代人的记忆,是蚌埠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者。蚌埠是因铁路和铁桥的修建而兴起的一座新兴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可以说没有铁路和大铁桥就没有蚌埠市,大铁桥对蚌埠有着特别的意义。

该铁路为英国人投资建造,目的是获得经营权,获得利润。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开启了推翻清政府的序幕,不过在5月份,淮河铁桥和蚌埠火车站都已经建成。




作者注:

上图是铁路桥若干次修复以后的样子,不是original one!

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受其影响,逐渐由古渡乡集,转变为安徽省的交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淮盐引岸,盐粮互市,都市之风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蚌埠的本地文化。


*秀才高万书在老大街,今天的青年街开设了第一个小学-宝荫学堂

*蚌埠邮政局设置,在今天的蚌埠东站成立,由南京邮政局管理,为一级乙等局


北洋军阀年代

1912年[民国元年]

*津浦铁路全线贯通通车,废除蚌埠三县司,隶属于凤阳第二区。

*铁桥西侧南岸开挖老船塘,18000平方米,后抗战胜利后填平



*最早中药店,米店,理发店开铺


1913年[民国2年]

*倪嗣冲主政


倪嗣冲(1868年2月6日—1924年7月12日),原名毓桂(一说毓枫),字丹忱[1] ,安徽省 颍州府 阜阳县三塔村(今 阜南县 柴集镇倪新寨)人。1868年2月6日(清同治七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曾祖父会曾、祖父杰之皆系清朝官吏,其父倪淑是清末举人,曾受聘于袁世凯作家庭教师,后曾任四川开县、 长宁县知县,晚年为 袁世凯的亲信幕僚;倪嗣冲三辈以上皆赠 光禄大夫, 曾祖母、祖母、母亲俱封一品夫人,倪嗣冲兄弟三人,他为其仲。[2]

*蚌埠商会成立


1914年[民国3年]

*中国银行开业

*第一家钱庄开业

*德商在蚌埠开铺经营

*蚌埠警署成立


1915年[民国4年]

*倪嗣冲购买发电机,蚌埠最早出现电灯

*江淮水利测量局在蚌埠设定水文站

*安徽电政管理局在升平街设立电报局


1916年[民国5年]

*蚌埠第一家戏院成立,

*第一家医院-普济医院成立

*美孚洋行成立,倾销煤油,火柴等



1917年[民国6年]




*粮业公所成立,垄断全埠的粮食交易


1918年[民国7年]

*蚌埠大马路天桥建成


*天主教渗入蚌埠

*上海五洲药房开始在蚌埠成立第一家西药pharm


1919年[民国8年]

*蚌埠第一家肥皂厂开业

*蚌埠开始使用上电灯

*新船塘



1920年[民国9年]

*倪嗣冲为其妻做寿,梅兰芳被邀请

*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成立-广丰置产公司

*安徽省银行总行设立于蚌埠


作者注: 此处特别介绍一下金城银行






1921年[民国10年]

*蚌埠设立警察厅,管理5个区域。该五个区域基本上属于现在的蚌山区


1922年[民国11年]


1923年[民国12年]

*华丰街厚德里,第一所中学-皖北中学创校

*蚌埠第一份报纸-皖淮报出版


1924年[民国13年]

*安徽烟酒税局在蚌埠设立卷烟税局

*


1925年[民国14年]

*首家卷烟厂开业--大来烟厂,生产来富品牌卷烟

*警察局设立清洁队伍,清扫市区街道,并开始洒水作业

*陈调元担任皖军总司令


1926年[民国15年]

*

作者注:

蚌埠的KMD和GCD同一年成立,注意这时北伐还没有进行到蚌埠,北伐1926年才开始

*霍乱大流行,各乡村死人无算


国民政府年代

1927年[民国16年]

*北伐打到蚌埠

*KMD蚌埠清党委员会成立

*蚌埠第一家照相馆-留芳照相馆成立

作者注:很多老蚌埠人应该都知道留芳照相馆


1928年[民国17年]

*蒋介石到达蚌埠,检阅顾祝同师,并游凤阳

*杨树成来蚌埠筹建宝兴面粉厂





*在今天的航校筹建军用飞机场


1929年[民国18年]

*中央银行蚌埠支行成立,兼营中央金库业务

*孙中山去世,蒋介石和宋美龄来蚌埠护灵前往南京

*安徽省代主席方振武主持修建中山公园,即今天的南山公园。



*私立江淮中学成立,即今天的蚌埠第二中学

*育德女子小学开设幼儿园

*KMD党部机关报创办<皖北日报>


1930年[民国19年]

*陈诚率十一师驻防蚌埠

*中原大战开始

*KMD安徽党务整理委员会成立,蚌埠为直属区,在华昌街


1931年[民国20年]

*王恒昌中药铺开业

*淮河遭受特大水灾,淮河北岸大批难民涌入蚌埠

*公泰酱园店开业于经一路


1932年[民国21年]


*蒋鼎文被迫在小南山北麓建造公共体育场

*蚌埠第一家产科医院和第一家眼科医院成立


1933年[民国22年]

*蚌埠电报局首次开通长途电话业务

*中国 泰康等保险公司在蚌埠开设分公司

*


1934年[民国23年]

*大马路 二马路等多地安装路灯,总日供电量大约4000KWh,

1935年[民国24年]

*凤怀地方法院在国富街成立,管辖凤阳,蚌埠,怀远

*新新有声电影公司成立

*新生大戏院建成


1936年[民国25年]

*春旱严重,各地难民纷纷来到蚌埠,出现卖小孩情况

*龙子湖开始疏浚

*凤怀律师工会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民国26年]

*地震

*8月日军轰炸国民革民军50军驻蚌军队。

作者注:当时的五十军构成如下



1938年[民国27年]

*日军轰炸市区

*1.31廖磊部第七军在撤离蚌埠市,炸毁蚌埠铁桥

作者注:这是蚌埠铁桥第一次被炸毁

*2月份,日军从临淮关入侵蚌埠,蚌埠沦陷。

作者注:理论上分析,应该是从南京方向来袭,从东侧而来

*宝兴面粉厂顶部作为日军观察所,被国民政府空军炸毁

*日军在南山公园修建神社

*倪道良成为日伪安徽省长--其是倪嗣冲侄子,驻扎蚌埠

*蚌埠成立了日伪维持会,



*日本方面开始控制蚌埠的经济,电信和航运等业务



1939年[民国28年]

*日本浪人控制的“宏济善堂”在中荣街成立-----贩毒机构

*


*日本国民小学成立,入学儿童均为日籍和朝鲜籍


1940年[民国29年]

1941年[民国30年]

*日伪中央储备银行蚌埠支行成立

*日伪警察局向妓女颁发营业许可证,至年底,在册人员达到500余人

*高冠吾担任日伪安徽省长


1942年[民国31年]

*大马路重新修建

*日伪法币贬值,钱庄停业

*霍乱大流行

*蚌埠建防洪堤坝

*裕华盐业公司成立,盛宣怀之子盛恩颐担任经理。

作者注:其时盛家的教导已经中落,盛恩颐为日本人服务,担任宏济善堂的中方买办


1943年[民国32年]

*蚌埠升日本总领事馆

*流芳照相馆内GCD派人渗入开展地下工作

*蚌埠伊斯兰教会在蚌埠天桥成立


1944年[民国33年]

*水蚌铁路竣工

*新四军炸毁蚌埠铁桥

作者注:这是铁桥第二次被炸毁,程度不严重


1945年[民国34年]

*日本战败,南山神社被拆除

*李品仙进入蚌埠接收日本投降

*蚌埠在抗战前的各个部门和工会恢复

*蚌埠市筹备处成立,主任李品和------李品仙弟

*蚌埠市银行成立并试营业


1946年[民国35年]

*蚌埠脱离凤阳县辖,管理五个区: 东安 国庆 西市 中山 小蚌埠

*由蚌埠天主教会创办的崇正女中和崇正男中合并为崇正中学,即现在的蚌埠三中。

*开辟东西干道胜利路,从铁路三角线至舞台街,全场约2000米,5米宽炉渣路面

*汉奸倪道烺等被国民政府公审

*蚌埠市政筹备处开始人口普查,全市人口226690人

*旧飞机场开辟体育场


1947年[民国36年]

*蚌埠正式设市,市长李品和

*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成立


1948年[民国37年]

*小说家 平江不肖生 就任蚌埠中正小学校长

*红十字会医院成立

*徐蚌会战前期,刘汝明和李延年的第六第八两个兵团驻蚌

*黄维第十二兵团被围双堆集,顾祝同到蚌埠命令六八兵团北上解围未果。黄维被俘,胡链逃出。

作者注:黄维被俘后,黄维妻子蔡若曙偷偷从台湾返回大陆,一直等到黄维出狱。后精神出现问题,投河。



*徐州剿总向蚌埠转移,刘峙来蚌


1949年[民国38年]

*KMD撤退前,96军炸毁淮河铁桥

作者注:这是淮河铁桥第三次被炸

*蚌埠军管会成立,曹荻秋担任主任

*华野从怀远进入蚌埠市区,96军撤离

*蚌埠中学成立,另有崇正 江淮 清真 华大中学留存

*GCD全面接受KMD各个部门

*新四军三师属下的东海烟厂迁入蚌埠

*第一人民医院前身红十字会医院被军管









to be continued.......

编辑于 2017-04-22 21:38

勃垦地香槟饮不得蚌埠大曲的淋漓怅然;高卢卷烟袅不出一品黄山的天高云淡。外面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天街小雨春暖乍寒。此时蚌埠想已深夜,而高纬度地区开始天长夜短,夕阳仍不肯离去,故意勾起你心底蚌埠仲夏黄昏的往事,只是晚风里吹来法兰西初春特有的凄凉,丝毫不忆起吴楚暮秋的寒雨连江。流浪的年华里,经历的每个城市城市,都是客居,而对故乡,眼前的晚景也只能和上世纪末的蚌埠共鸣,因为她的美好只停留在那时,老百货大楼的哈哈镜已经搬走了,赤豆冰球也快收摊了。云霄雨霁之后落日复出与你道别,难免又唤起心中的久违的土壤,那是1998年蚌埠的初夏。小升初考试结束,两个月的暑假当然要喝小伙伴们好好疯!你想去弹溜子?按两米的射杀半径,自然不必“滑墙根”,“斗油锅”半小时不到就能走路哐当!拍画片凭你的内力,三张以内任何几何形状,都可以一拍翻盘,尘封已久的日记上还有几千张累累战果。1995还曾流行过小虎队方便面积木卡,当时也赢了千百张。只是相对余辉中激战的小朋友,你高出了半个头,不适合在这样的游戏中享乐了!望着夕阳,十一二岁的你甚至开始怀旧,如果不是升学了,你仍然可以去“三个字”“藏老猫”,跳皮筋的话,双跟开脚并脚太慢,“三三大红枣”和“小马过河”又没技术含量,单根到小举应该都能以潇洒的飞腿越过了。如果去华侨商厦五楼的娱乐场淘气包,未免囊中羞涩。兜里的零钱也只够游戏厅打一会三国志吧。 对了,这时候蚌埠刚刚兴起斗地主,吆喝几个狐朋狗友;如果都是菜鸟,那可能就要玩双带花了;只是下午角园里的大叔们打80分好潇洒,还能出一对方片十,这对于15年前的我们,也许高深了点。洗过澡席地而坐,打完了赶紧回家看安徽有线台的东游记,那可是新加坡第一美女主演的。没有网络的日子里,九点钟也就在“划一叶扁舟,任我去遨游”的曲目中结束了一天的媒体娱乐,而空调在这个时代还有点小奢侈。中山街的人行道上刚刚铺了瓷砖,这也是历史上乘凉风俗的末班车了,一实小门前鳞次栉比的草席上,普通青年在预测巴西和法国的冠军赛;文艺大叔眯着眼叼根渡江又用高跳马将军了;而我们则在争吵斗地主的三靠背是不是必须带姊妹对。熬过了两个小时,仲夏的深夜不再酷热难耐,方兴未艾的蚂虾街也停止了喧嚣,尽管城市治安不尽完美,你依旧可以安心的躺在梧桐树下,度过一个静谧的夏夜。强大的阵容起角园延伸到二马路,南岸码头吹来的风,拂过朦胧的睡眼,伴随风移影动,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离理性越近,离灵魂越远。你本非辞赋书香的出身,家长也无力给你灌输欧几里德原本,仅仅刚进入初中,趋理性远灵魂,就开始蜕皮童贞。平淡的中学生活,没有非凡的回忆,除了机房里dos版的玛丽,有太多的路你不曾走过,太多的话你没有说,自然也有人因无心而错过。泰坦尼克的once more,超前了你的时代,所以你更爱和小伙伴去老飞机场钓蚂虾。两块五一听的健力宝有点心痛,何不来杯三毛钱的冰酒酿甚至是小雨点冰宝露,五毛钱一瓶的黄山汽水也更实惠些,当然还有比你年龄还大的冷狗米仁车校冰砖。中山街的一帆网吧尚且没有开张,双子星和梦天堂的位置还是两家索尼店,就是cd机游戏,两块钱一小时的价钱现在看还有点贵,越南战争还没有打通关呢,班主任就已经进来抓人了。1999年的时候,大塘公园改造成了开放式城市公园,对你并不意味着节省了两块钱门票,因为你不是乖孩子,进入小南山公园至少有消防队等四处突破口,而大塘公园曾任何一个曾经围栏对你来说都如履平地。当然开放公园里,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看还珠格格,听“你是风儿我是沙”。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长大,崔怀玲教初中可能比董艺更认真一点,因此中考都会留在二中,不意味分道扬镳,更何况她的班级集中的多是蚌埠的文二代,无需像普通班那样面走进对学生家庭的困窘。那个暑假没了补课,由军训所代替。坦克学院的十天唯一的印象就是熄灯以后走廊里回响的单身情歌。高一的时候从机房升级到Windows98简直是划时代的进步,只是当电话拨号上网来临的时候,超级玛丽游戏便不那么诱人了。虽说南山宾馆对过早在1997年就开了家的电脑室,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推红警的,实际上直道2002年宽带出炉,一帆简爱几家网吧开张,网络才完全走进这个固守的城市。那时自然没有微信和微博,就连QQ也要花三块钱电话费打168才能申请。打开珠城热线的红茶馆,就可以和天南地北的人打字聊天,那种是多么奇妙,如果你不是亲身经历过,这种感觉你不会懂,尤其在QQ万年隐身的今天。当年5月27日,蚌埠来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内陆飓风,次日便成了红茶馆的主题。非典流行时停课了两个星期,没有作业,但是也没有网吧。看完了一天的数学竞赛,出去散心都没有目的地,倘若在平时的傍晚,学校的广播台应该又在放音乐了,二中大课间音乐我是非常喜欢的,一方面防止了老师拖堂,另一方面绝对是个享受,基本都是民乐或老歌。春潮带雨之后,黄昏的音乐荡漾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在视听享受的同时走出校园,买个烧饼夹炸里脊或者饭团,彳亍到中山街的四方书店,翻开一本心灵鸡汤,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补给着被理性占据的灵魂,可能耳边还会传来校园里《渴望》的旋律。晚自习结束以后,总是能遇见一两个美女相伴同归,中山街的春夜又变得那么迷人,直至多年以后,再次梦见蚌埠,依旧是骑车在90年代深夜的中山街,路边有一家早期的咖啡馆,里面吹来音乐“往日的旧梦,就像你的酒窝,酒窝里有你也有我”。只叹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高三的春天,城市改造开始了,青春期的尾巴上,心也跟着浮躁起来,对大学的期盼,只是逃离这座城市的借口。雨巷的丁香初落,岭南的荔枝熟了,左岸对我来说还只是个名词,是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上了大学以后,经历了那许多沧桑坎坷物是人非,才会始拾忆起故乡。同济大学正门的四平路上,春又来看红豆开的夜晚,我会骑上车子往返到外滩,这种感觉有点像故乡的朝阳路。她很长,适合自行车自助游,且算得上蚌埠一条气派而婉约的街道。作为南北枢纽,不像胜利路那样突兀;同样容纳了许多梧桐杨柳,但却不似南山路那样的小家碧玉,包涵了碧绿的古韵和进步的活力,其相邻的四中倪家祠堂和老面粉厂,还有建桥之前的码头,都记录了开埠初期的历史辉煌。当80年代,新时代气息吹来的时候,港澳流行风不是从港台街进入,是淮河电影院对过的珠光商场,85后的孩子应该都不记得了,张艾嘉邓丽君的旋律就是从那个地方飘进这座小城,当然还有交通局西北路口的百货商场,总是会有冠生园最新潮的牛肉干。走小路,有无数;走大路,只一条。她的很多支路都各具特色,前进路延伸到西煤建老重工业区,其旧家具市场的老古董既怀旧的佐证;红旗路小吃又是多少年亘古不变。即便后来骑车行驶在四平路上,犹如故乡的朝阳路,从贰号码头行到南施家,你就走过了这个城市三十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上海的四年里,站在同济大学正门口,我就好像看见了故乡的点点滴滴。本科毕业的那年,提前回到蚌埠,只想在最后一个长假,平平静静的在故乡小城度过。等待签证的日子里,又一次打开了久违的收音机,那天晚上,蚌埠交通文艺广播的《不老歌》栏目播放的是黄莺莺的《葬心》,因此旅居欧洲之后,根据冬夏时差下午三四点都会在线收听故乡的《不老歌》。闭上眼睛,每当那婉转的旋律想起,就仿佛置身于淮河路天桥下仲夏的黄昏,天上阴云伴随着雷声,一场大雨即将带来傍晚的凉爽,天还是天,雨还是雨,只是这城市我不再熟悉!交通文艺广播的《不老歌》经久不衰,应该是有原因的。蚌埠的文化生活里,总是不乏怀旧的色彩,时髦ktv里的年轻人可能钟情时髦歌曲,但是在郊区的一些简易练歌房里,梅花三弄和站台这样的老歌永远不会走开;而盛夏之夜,淮河大把露天的卡拉OK里面,文艺大叔的一曲《流浪歌》总能引起围观的掌声,或许后者更能代表蚌埠的文化积淀。在钟镇涛林凤娇的《小城故事》的背景下,依稀传来“天上的云,到处的飘,飘到那里不知道”,而我又将飘向何方,能不能像钟镇涛电影里那样,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城里?Ausgeschlossen!Ce n'est pas la vie!这个城市只存在回忆里,在角园百大被破坏掉的今天,我们又何处寻找童年的足迹?

即使高中时代,中山街乘凉的队伍也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最后一次在乘凉中看星星还是1990年,那时在西大坝,时常可以看到扫帚状的流行拖着尾巴擦过夜空,甚至有陨石撞出的天女散花,伴随着的是孩童们的欢呼。可惜90后的同乡们很可能连北斗大熊星座都没有见过。当我再次见到清晰的星象已经是19年后了,比利时的冬天,和朋友开车赶夜路,作为路盲我仍然成功的通过天上的北斗星座辨认了方向,这让我想起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张衡。童年时受到北斗星座的启发,后来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然而今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如果一个孩子连蔚蓝的天空都看不见,那么他的梦肯定也是灰色的。没有星星点灯来照亮你的家门,城里的月光,再也不能把梦照亮。

编辑于 2020-12-23 11:01

安徽北部有一座隐藏的大城市,在民国时代是这个省最重要城市。不仅经济发达,在政治地位上也受到国、日、伪各方的重视。安徽蚌埠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观察这座铁路拉来的大城市——蚌埠。



安徽-蚌埠


良辰戒僮仆

匆匆又南北


蚌埠的名字让很多人感觉吃不准,在往下阅读之前先来上一节语文课。这两个字念bèng bù。


敲黑板

b-èng——蚌

b-ù——埠


一座城市的名字里有“蚌”这种动物的名字,看上去就有点奇怪。不过这个名字确实来其有自,蚌埠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产蚌产珍珠的时代。


《尚书·禹贡》中记载:“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因此蚌埠也被成为“珠城”。但这个产业很早就消逝在历史中,今天的蚌埠和珍珠行业已经没有了太多联系。


是左边不是右边,大家不要搞错了


农业时代的蚌埠,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横跨淮河中游的水利条件,和淮南平原的平坦地形,让蚌埠的农业价值很高。


一直到今天,蚌埠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城市。再加上淮河中的水产和早就发育成熟的副食品产业,蚌埠被称为鱼米之乡并不算过分。



来自南北两端不同的文化在蚌埠这个中部城市互相碰撞和融合


在语言上,蚌埠方言具备北方方言的特征,属中原官话。在普通话得到推广的今天,听懂蚌埠话并不困难。


在饮食上,蚌埠人的口味介于南北之间,咸也吃得,甜也吃得,辣也吃得。


在民风习惯上,蚌埠则是兼具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委婉,细细了解一个蚌埠人会有剥洋葱的感觉,一层一层地反转,没有止境。


位于龙子湖西岸的

中国南北分界雕塑


但在历史上,蚌埠并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蚌埠一直都以怀远、凤阳、钟离等名字存在着,所辖区也经常在各个省级和地级实体内被分割合并。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安徽局势始终比较混乱,各地筹备建市的计划往往胎死腹中。蚌埠在抗战前后有过多次率先建市的机会,但最终都因为条件不齐备而作罢。


民国时期的蚌埠



一直到抗战结束的1947年,蚌埠才终于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批准,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市级单位。


这并不妨碍蚌埠的历史名人辈出。


这座城市和明朝的关系最密切,明太祖朱元璋和伴随打天下的老乡常遇春分别来自凤阳和怀远,可谓明朝的龙兴之地。清前期和雍正相爱相杀的年羹尧也是蚌埠(时称风阳府)人。到了现代,蚌埠更是依靠一位球星李毅,收获了广大毅丝的注意力。。。


明太祖不用放了吧(迷之微笑)

不要说你们不记得他长啥样

看下常遇春像…


强大的粉丝量


骢马紫丝缰

征人向凤阳


蚌埠被认为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这话一点不假。


蚌埠的声名鹊起,始于晚清。


公元1908年,晚清朝廷满怀希望地开始修建津浦铁路,从天津把火车通到了南京,是为当时中国新的南北动脉。


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在蚌埠跨越淮河,1911年,淮河桥和蚌埠火车站建成,此后百年淮河桥便成为了老蚌埠人难以忘却的记忆,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



淮河桥旧照


也正是这座桥,让蚌埠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民国时代繁华的都会。


由于交通突然变得方便,蚌埠的商贸条件也一下子变得优秀起来。这里很快成为了安徽中北部粮食转运的枢纽,从铁路发往上海的货车源源不断,俨然是华东铁路的咽喉。



但优良的铁路条件也有其副作用:在被入侵时,这样的城市往往易攻难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铁甲车沿铁路北上,迅速运兵蚌埠。


淮河水上则被日军小汽艇占据,对国军守军两面夹击。蚌埠很快失陷成为汪伪政府的安徽首府。


初通时的津浦铁路


这一时期,从蚌埠出发的货车和火车,能够前往几乎所有的日占大城市。蚌埠的交通强市地位,在敌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今天从蚌埠坐火车出发,也能够前往大量省级城市,上海铁路局铁路办事处曾驻蚌埠并管辖安徽省铁路。对于一个非省级中心城市而言,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京沪铁路蚌埠淮河铁路大桥


今天通过蚌埠的铁路包括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台高速铁路,均为中部到长三角的重要运输线。


尽管经济地位有所下滑,但蚌埠是全省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在铁路高速时代,蚌埠也因为和铁路的特殊关系被选为安徽第一个动车停靠站。


高铁网中的蚌埠


京沪高速铁路蚌埠联络线


除了铁路,靠近淮河的蚌埠也具备很强的水运能力,号称“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由于开发较早,蚌埠的工业能力也早就得到了开发。由于位于水旱运输的交汇处,民国时代的蚌埠比合肥更加抢眼,是安徽工业近代化的发起城市。


淮海战役之后,蚌埠解放,很快就成为了新中国在安徽的工业重镇。一五计划的100个重点项目中,有3个在蚌埠,可见这座城市的工业重要性。


在政策扶持下,蚌埠发育出了不少有实力的工业企业。从事化工医药生产的丰原集团、以烟酒出名的皖酒蚌烟、具备极强研发能力的蚌埠玻璃研究院等等,都在计划经济时代扮演着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火车头的角色。


可蚌埠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蚌埠,其实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瓶颈。


羡君老有惊人术

愧我贫无使鬼钱


尽管仍然保持着铁路枢纽的地位,但蚌埠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尴尬的地理位置和平平的号召力是制约蚌埠进步的两个主要的掣肘。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华东的经济发展都要看上海的眼色。和上海互动越紧密的地区,获得的资源流入就越多,发展速度就越快。在这个大背景下,安徽突然崛起了一个芜湖并不叫人吃惊。


上海的耀眼显然不是内陆枢纽能比的


可蚌埠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包邮区的经济辐射力度,基本上也终结于宣城、芜湖、马鞍山一线。


沪宁延长线上的蚌埠只在理论上存在着吸引华东资本注意力的可能性,实际上连紧挨着南京的滁州都不如。


蚌埠离扎堆的长江城市群

还真是有点远


如果像省会合肥一样,能在地理位置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政策导向能力拉拢来自上海的资源,也勉强能跟上脚步。


可随着蚌埠黄金时代的远去,这座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很多人连怎么念这两个字也不知道了。正好再复习一下,蚌埠念bèng bù。


复习

b-èng——蚌

b-ù——埠


如何利用好手上已有的资源,合理匹配城市定位,是蚌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


蚌埠的工业基础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基地又缺乏广东、福建等地的产业集群化效应和外商合作经验,用老工业带动新工业是一条比较明智的道路。


按照旧有的产业配置,蚌埠在精细化工、玻璃加工、汽车零部件等方面有相当的优势。而这些原材料又正是华东制造业大量需求的产品,虽不能作为增长点,却也能够作为经济基点。


与其投入精力和东南沿海的制造商竞争并不熟悉的硅基制造业,倒不如回归已有的产业路径。绿色化、节能化的目标,通过具体改进也能在这些工业领域实现。


蚌埠的商贸业也大有前途。作为皖北最发达的城市,蚌埠的商贸环境比较开放,也拥有先期入驻的大量贸易中心。


蚌埠保税物流中心、蚌埠铁路无水港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商贸业发展提供基础建设和政策支持。即使和长三角互动减少,着力于开发皖北、苏北的内需,也能让蚌埠有所发展。


蚌埠市东海大道


蚌埠拥有“蚌埠十景”一说,包括垓下遗址、淮河文化广场、龙子湖风景区等在内的大量旅游资源是可以作为皖北旅游业招牌打出的。除合肥和芜湖外,蚌埠和黄山一南一北,也是安徽的旅游中心城市。


龙子湖区远眺


淮河文化广场·蚌埠会展中心


如果把城市定位更偏重于旅游业,则能有效提高蚌埠的开放程度和知名度,对于这座城市进一步吸引资本也大有裨益。




蚌埠,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在火车渐行渐远之后还能不能继续飞驰,就全看转型期的顺畅程度了。

发布于 2018-06-13 23:55

蚌埠,是22年前我出生的地方,是18年来养育我成长的地方,是外地求学4年间魂牵梦绕的地方。

首先要承认蚌埠确实挺穷的。蚌埠以前是皖B,后来经济发展缓慢就掉队了。现在市政府的口号是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不过这几年,每次寒暑假回家就觉得蚌埠又漂亮了,公园和文化设施变多了,购物中心变多了,道路也越来越宽。我相信她一定能再崛起的。

蚌埠是由铁路带动的城市,在铁路分级上蚌埠站属于一级站,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京沪线,去北上及沿线城市都非常方便。水路方面蚌埠临近淮河,蚌埠港也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所以总的来说,蚌埠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在市内交通方面,蚌埠的公交真的非常好。我去过很多城市,也都坐过这些城市的公交车,我一直觉得蚌埠的公交车是最新最干净的。同时公交线路发达,几乎可以去到城市任何地方。

交通南北带来的是城市性格上的开放,我觉得蚌埠人一点也不排外。这是座南北之间的城市,南北的饮食习俗这里都有一些,既吃米也吃面,既吃甜粽子也能接受咸粽子。整座城市很包容。我见过的大部分蚌埠人都热情且讲义气。蚌埠本地人说话会显得挺吵,也是因为热情吧。

对于来蚌埠的外地人来说,一大福音就是蚌埠方言很容易听懂。我女友是外地人,有一次我当着她面跟家里人打电话,说的全是本地方言,然后她惊奇的说全能听懂,跟普通话很近似。所以你不用担心来这之后交流问题,除了少数独有的词,一定都能听懂。

生活娱乐方面,蚌埠是个小城市,确实玩的地方不多。每次放假回家,跟亲戚朋友相聚之外的日子有时候就不知道去哪里消磨时间了。蚌埠更像是一座适合衣锦还乡生活的小城市,很安祥市井。

气候的话,蚌埠市春天很不明显,冬季过后热得很快,秋天比较明显。冬天的蚌埠南方人和北方人都会觉得这里很冷。相比于北边,蚌埠没有暖气;相比于南边,蚌埠纬度高所以气温低。而且蚌埠的冬天是偏湿冷的,上个冬天,蚌埠最冷的时候达到了零下12度,没有空调会很难熬。气候倒不是很干,每年雨水也不少。

最后说到饮食,这可以说是蚌埠的骄傲。蚌埠临淮河,拥南北,各地美食应有尽有,各地口味都能接受。同时本地特色小吃美食也令人垂涎。著名的小吃包括烧饼夹里脊(一定活在每个蚌埠人心中,从小就吃);雪园小吃店的四色元宵(光汤我就能喝两大碗,太香甜了)和馄饨,干扣面、牛肉汤、油茶等等。还有一大特色是小龙虾,蚌埠市内有一条蚂虾街(“小龙虾”这个称呼出名前蚌埠人称呼为“蚂虾”),夏天的夜里热闹极了,大盆的麻辣小龙虾直接上手剥,香辣过瘾,再配上啤酒,爽的飞起。蚌埠的蚂虾街在20年前就上个央视,声名远扬。前几年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蚂虾街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落寞,而且市政也要求各店家不能占道经营,之前那种整天马路都是餐桌的场景基本见不到了。不过这几年这种小龙虾热又开始回来了。

越长大越想家,每年只要有假期都想赶紧回家。喜欢坐着公交车或者开着车在城市里闲逛,看着她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慢慢有了点繁华的味道。城市在发展,一些老记忆也在慢慢消失,比如陪着我一路长大的宏业村,正在经历拆迁重建。我也在努力保留关于这里的记忆。

我爱蚌埠,生是她的老百姓,死是她的小精灵!欢迎大家来蚌埠玩!

编辑于 2022-08-14 10:06

经常在蚌埠站乘降的旅客应该对这一幕非常熟悉:

编辑于 2019-08-26 11:56

楼主,你幸福了哒哒。

蚌埠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当然淮南抢先一步说自己是南北分界线,于是那块分界线的标志石头竖在淮南。我最喜欢蚌埠电视的广告了,一个女孩看着远处的海,一个男孩在对面凝视着她,上面写着,北方人说我是南方,南方人说我是北方。那种feeling。。。

蚌埠是淮河上的重要城市。我们郊游的时候经常去大坝。大坝上有一块石头,写着,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毛泽东。

大坝下种了很多树,一到夏天阵雨连连的时候,洪水就会把底下的庄稼和柳树全部淹掉。我们脱掉鞋子坐在台阶上,脚在水里摇晃。我非常害怕掉进水里,也特别害怕蚂蝗,尽可能地在边上玩。听说90年代的时候,发了一次大洪水,把市区都淹了。我爸爸说,我们那个楼把一楼都给淹了,而我们住在五楼没有事。

蚌埠夏天热,冬天冷。春天春雨连连,秋天金黄的树叶铺在地上特别迷人。夏天热的时候,38度也是经常的。冬天零下好几度,下着厚厚的雪,特别美丽冻人。小学上学时,踩着厚厚的雪,看着每家屋檐上结着十几厘米厚厚的冰棱,经常会去掰一根下来玩,也有跟着大人后面走偷偷抓一把雪吃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冷啊,经常想,以后要是不这么冷就好了。没想到,高中的时候,冬天已经几乎不会下雪了,前年也就过年那天晚上下了很小很小的雪,我都不知道。有时候想到2000年的蚌埠的时候,真的很难受,仅仅十年,蚌埠已经不像蚌埠了。那种感觉好像再也回不来了。冬天没有那么冷了,再也不用穿得那么臃肿,只要穿件线衣穿件羽绒服就可以了。

夏天也不怎么下雨了。以前一到夏天最紧张的时候,天空阴暗好几天,再连续不断地几天的雷阵雨。那时候待在家里,听着外面滂沱的大雨,吃着热乎乎的饭,看着热闹的电视,外面灰沉沉阴暗的天空仿佛一触即发,一家人围绕在一起觉得特别温暖。强烈的大风会让雨水噼里啪啦的砸在窗户上,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听到那个声音,就觉得会是一个美梦,能安稳地沉睡下去。现在的夏天偶尔下个雨,有时候很小,有时候很大,仓促地就结束了。有时候我们这边在下雨,而很近的同学那边却是阳光灿烂。春天的细雨不是连绵的了,秋天金色的萧瑟仿佛踱上了白色的无情。一回想03年小学三年级的蚌埠,就觉得很难过。从来没有离开过的蚌埠,在不知不觉中就那么沉默得改变了。就算晴天再多,阳光再灿烂,我也只想回到那个会哭会闹撒娇任性阳光灿烂到会发热天空阴暗到人们都着急回家的蚌埠。

我们这一代成长的时候,淮河水已经被污染了。听老师说,他们在90年代的时候,蚌埠的淮河水非常美丽。河水清澈干净,可以捧起来就喝。河里有很多鱼虾黄鳝螃蟹,老师他们就一起下水捕鱼。90年代的时候,蚌埠还有黑熊在大马路上闲逛。在我印象里这只是生活在历史和原始森林的让我怀着好奇和悲悯的以为要灭绝的动物竟然离我这么近,08年初二的我,感到莫名的愤怒和悲伤,也许在我出生不久后,有双幼稚的黑眼睛看过刚出生的我在学步。黑熊对我们这代学生来说,永远只是传说,只能成为一种记忆和符号。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说,大雁原来向南飞的时候会经过蚌埠的。但是蚌埠人喜欢打猎,人品也不好。一到大雁南飞的季节,人们都守着线路射杀大雁,到最后,大雁南飞改航了,再也不走蚌埠了。初中的时候,我爸爸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一些我不认识的肉,我就不理解。他说,宁吃天上飞禽三两,不吃地上走兽一斤。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说,他小的时候,蚌埠到处都是那种五彩斑斓的山鸡。他们就逮山鸡吃,味道特别好。我们物理老师说,现在再好的鸡也没有十几年前的味道好。

六年级的一个夏天,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光线一下子变暗。有的同学从窗户往外面看,看见天空一块蔓延到天际的乌黑黑的云,响声很大。我以为要下大雨了。有些同学发觉不不对劲,跑到教室外,老师喊不准出去也没办法,后来老师也跟我们一块出去。我趴在阳台上,看见黑压压的云朵,觉得这块云很重。很快发现头顶上的不是云,而是巨大的乌鸦群。他们从天空的尽头飞来。大多数飞的很高汇聚成一团,像是一个整体,有些散落的低低地飞着,张着嘴巴低沉地叫着。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巨大的乌鸦群,他们从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来,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去,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尽管平时人类有更大的力量,而在这个时刻,我们显得那么渺小,没有一只乌鸦在意我们。我们那么幸运地看到了这次奇迹,也感受到那团黑色气压中给我们带来莫名的悲伤和压抑。不仅存在于天空,大地,宇宙,哪怕是我们抚摸的瓷砖也向我们渗透这种沉默压抑和无去无从。他们高高地飞过教学楼顶端飞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最后一只乌鸦也消失了。天空空无一物,阳光久违般温暖灿烂,我们都很沉默,我们心里都清楚,又都不清楚,他们何去何从。

编辑于 2015-03-19 22:10

蚌埠——是个依壁雕凿的城市。

【请用蚌埠话读。】

发布于 2015-01-27 17:36

您好!欢迎来到蚌埠!

1.经济 蚌埠的经济可以说完全是由铁路带动的,在没有铁路之前,蚌埠只是淮河边上的一个小渔村而已(可能真的盛产过珍珠)。现在蚌埠的经济发展,在当地人的眼光看来说并不理想,因为缺乏大型实业的支撑,蚌埠目前处在实业经济疲软发展(丰原、皖酒最近发展势头都变得比较缓慢),只依靠在蚌埠南站附近(即龙子湖区)大量的房地产开发拉动地方经济。曾经的铁路交通枢纽也正慢慢的被合肥取代,铁路核心带来的经济红利也就也开始逐渐降低。总而言之,和其他缺乏实业经济支撑而只靠房地产业发展的三四线城市相似,蚌埠目前也走在一个转型的关口。现在政府也在积极的开发新的工业园区,园区内入驻的企业质量也在逐年上升,相信借住铁路交通的力量,未来还是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很难有质的突破。

2.交通 市内交通:蚌埠的市内交通总体来说很便利,由于蚌埠现在车辆数目并不多,所以整体堵车情况也不严重,但是蚌埠人开车也比较野,所以开车行走还是多加小心。新开发的龙子湖区是新城,交通环境更好,在那里上班的话基本不用担心堵车问题。

市外交通:非常方便,相信你买票的时候就知道了!

3.气候:干燥(相对南方而言肯定是干燥),雨水不多,夏季可能雨还稍微多一点(经验之谈吧);四季不分明:春天持续时间很短(4月-5月),且早晚温差大,要注意衣服更换;夏天持续时间长(5月-10月),温度最高38-39度,且由于空气干燥,夏天经常感觉“太阳烤人”,秋季一般10-11月,时间也很短,直接就会过度到冬季(11月-4月),温度最低也就在零下4-5度,南方人怕冷的话可能羽绒服什么的要多穿一些,很多本地人(比如我)一件薄棉袄+羊毛衫+保暖内衣就够了。

4.生活:看你做什么工作了,如果比较忙也谈不上什么生活,若是比较清闲,蚌埠现在有万达,可以逛逛街看看电影,有花鼓灯嘉年华,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游乐场,别的逛街什么的基本和其他城市一样大同小异。

喜欢安静的话就比较麻烦,情调比较好的咖啡馆什么的很少,几乎没有……

喜欢玩的话酒吧夜总会还是很多的,这个相信你到了这里之后自然而然就能找到……

5.饮食:和南方人肯定不一样的了,其实蚌埠人很能吃辣,所以饭菜里辣椒什么的会比较多。注意一下,很少有清淡的食物,因为徽菜本身就重油盐。不知道你习不习惯,但我也见过很多广东人福建人很爱吃辣的。没什么特别的小吃,唯一有名的就是龙虾街和蚌埠特产——烧饼夹里脊(里脊肉串成串用油炸熟以后夹在烧饼里面抹上酱吃),基本当地孩子都吃这个长大,很好吃(我说的)。

6.文化禁忌:没什么文化禁忌(至少目前为止我不知道),蚌埠人本来就比较野,也比较讲义气,都是哥们什么的,没太多禁忌。

7.劝酒:肯定劝酒、绝对劝酒、蚌埠基本上就是“不喝酒就会死”这种。啤的有本地的雪花啤酒厂,白的有皖酒,你想想吧。做好喝酒的心里准备吧……(当然也看人,不过本地人一般都……)如果你不能喝酒,那真是要抓紧时间练练了。

OK,就这么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正。

发布于 2013-05-15 17:20

在安徽,曾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集镇一跃成为安徽第二大城市,超越安庆、芜湖、合肥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甚至数次充当安徽省会。

创造这个增长纪录的主角,便是有着“珍珠城”美誉的蚌埠。

蚌埠究竟拥有怎样的魔力创造了民国版的“深圳速度”?
究竟是什么缔造出蚌埠曾经无与伦比的辉煌?

01 默默无闻的淮河岸边小集镇

蚌埠这片土地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它曾经历淮河无数次的变迁,曾见证大禹会诸侯于涂山,曾承受南北势力的混战厮杀。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尽管蚌埠周边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但今蚌埠市区所在地却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集镇。

明初朱元璋在其家乡置中都城,并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改临淮县为凤阳县。
此时今蚌埠市区西部属怀远县,东部属风阳县,蚌埠不过是凤阳府的一个边陲乡镇。

清光绪《风阳府志》载:“蚌埠集,在 (凤阳)县西北五十里。”

▼ 民国时期凤阳地图


清朝时期,蚌埠为“私盐集散地”,就此形成繁荣的集镇,渡口也相应增多,当时的集址在今淮河南,时人称为“老蚌埠”。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凤阳县在此设蚌埠镇。清中叶以后,蚌埠形成了一条50米长的老大街,这是蚌埠最早的一条街。
街上建有魁星阁、文昌阗、东岳庙等建筑物,人口不足500人。


鸦片战争后,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自南向北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蚌埠也未能幸免。


太平军、捻军与清军在蚌埠及周边,历时十年进行了大小一百多次战斗,刚刚因私盐而一度繁荣的淮河南岸的大蚌埠集毁于战争,市集也迁至河北岸,形成小蚌埠。

清同治二年(1863年),蚌埠因其地处南北水路要道,为便于治安管理,凤阳、怀远、灵壁三县在这里联合设立了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三县司,三县司治所就设在今小蚌埠镇,这是蚌埠有史以来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蚌埠脱颖而出的重要里程碑。


蚌埠从此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管辖,直属风阳府,成为当时地区军事、政治中心,就此吹响了蚌埠腾飞的前哨。


02 津浦铁路为何选定蚌埠


|
修路前夕的蚌埠


清末,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内外因素的刺激促进了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快速发展,它们成为中国首批近代城市,而此时的蚌埠依然不过是淮河边的一个内陆小集镇,远远未进入近代化。

光绪年间的《凤阳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蚌埠集,在县西北五十里,南岸曰大蚌埠集,已废,北岸为小蚌埠,街市界于灵璧怀远两县。”


甚至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因地处凤阳、怀远、灵璧三县交界处,还有“鸡鸣狗叫三县听”的说法。

显而易见,那时的蚌埠是一副普通乡村集市面貌,人口规模也毫不起眼,茅屋不过数十间,唯一一条街道宽不盈丈,加之地域狭小,总户数仅500余户,人口约 4000 人,这便是那个年代蚌埠仅有的“家当”。


“鸡鸣狗叫听三县”“爆竹一声响全城”是当时的民歌对蚌埠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开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蚌埠即将迎来惊人的巨变。

||
津浦铁路建设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为抵御外侮、发展实业,将修建铁路定为国策。
津浦铁路(今为京沪铁路一部分)便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津浦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北起天津南至浦口线路,全长1009公里。

▼ 津浦铁路线路图


其修建过程经历了多次的搁置、重启、路线修改,终于在1907年,这条南北大动脉确定由天津至浦口通过安徽省境,正式定名为“津浦铁路”。

||
淮河铁路桥选址蚌埠


津浦铁路过境蚌埠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一个玩笑?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临淮关说起。
临淮关位于蚌埠以东二十多公里,古称濠州,历史通衢要地,是安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 。

▼ 临淮关古镇航拍,来源@中安在线

清同治四年(1865),清政府在淮河水面上设关卡收税, 由于有淮河的舟楫之便、鱼盐之利,临淮关商旅往来逐渐发展成为商船云集的大码头。
清末民初,临淮关的人口已达到两万。

▼ 濠河与淮河交汇处的千年古镇临淮关,来源@中安在线


而此时的蚌埠,却是人口不过4000多人的小集镇,因此津浦铁路淮河铁路桥桥址首选临淮关。
1909年,英国总工程师德纪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亲往临淮关实地勘测,发现这一带地势低洼,每逢夏季淮河涨水之时大水会漫过铁轨,影响铁路安全,因而否定了在临淮关建桥的设想。

德纪经过调查、比较发现临淮关上游的蚌埠“其地地势较高,虽河水甚深,工作较难,而河身恰系石底,建桥易于巩固”


因此从千年大计考虑,确定改在蚌埠建设铁路桥,历史似乎给临淮关开了一个玩笑,但却给了蚌埠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1909年11月,淮河铁路桥在蚌埠正式开建。

▼ 蚌埠淮河铁路桥


|||
蚌埠站的设立
铁路桥的修建仅仅只是蚌埠成为交通枢纽的第一步,蚌埠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 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仪式

蚌埠地处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都需要在这里加水加煤,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这样蚌埠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因此,1911年淮河铁路大桥竣工后,津浦铁路局遂正式设立蚌埠车站。

▼ 津浦铁路蚌埠站内


03 津浦铁路如何改变蚌埠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1912年11月,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这是蚌埠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日子,从此开启了狂风骤雨式的高速发展。

|
皖北货物集散中心

20世纪初的中国,铁路依然还是个新兴交通工具,但由于铁路速度快、载货量大、里程少、稳定性强、性价比高等优势,对传统的水运形成碾压式的竞争态势,因而津浦铁路的通车迅速改变了淮河货物运输方向。

▼ 淮河铁路桥建桥烈士纪念塔


安徽北部和涡河、颍水、淮河上游这一带商货向来通过淮河经临淮关出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顺运河而下抵达扬州。
津浦铁路通车后,船只航行到蚌埠即舍舟登陆,改由津浦铁路南运到浦口,然后南往无锡、上海北至济南、天津等地。

▼ 远观淮河铁路桥横屏观看


正是由于货物运输线路的改变,使处于津浦铁路和淮河交会点的蚌埠,中转南北货物的区位优势变得十分突出,加之1941年水蚌铁路通车,并在蚌埠与津浦铁路交汇,更夯实了蚌埠交通枢纽地位,蚌埠进而迅速、彻底的取代临淮关,成为皖北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

||
皖北航运中心
津浦铁路通车后,淮河客货运输需求大增,不久轮船运输公司相继建立,蚌埠港的客货运航线也在增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先后开辟客货兼营的航线7条航线,里程1084公里。

▼ 淮河运输船只


由此蚌埠港的客货航线可达淮河各支流,与皖北各县相通,还可以远伸到江苏、河南、江西、山东等省。

▼ 蚌埠淮河港货物运输


皖北、豫东各地的货物从72道支流汇于淮河,再云集蚌埠,蚌埠港日吞吐量最高可达5000吨,蚌埠就此彻底取代正阳关成为皖北航运中心。

▼ 民国时期蚌埠交通区位示意图


|||
皖北商业中心
皖北货物集散中心及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蚌埠商业的发展。
1924年蚌埠开埠,此后苏、浙、津、沪商者纷至沓来,外国资本也接踵而至,美、英、德等国商人陆续在蚌埠分别开设了美孚洋行、德土古煤油公司、亚细亚石油公司及烟草公司等企业。

▼ 蚌埠城市建成区已呈现较大的规模


各种新式工业如电灯厂、碾米厂、面粉厂、火柴厂、榨油厂也雨后春笋般出现,蚌埠顺理成章地成为皖北商业中心。

||||
安徽金融中心
在成为皖北商业中心后,至1934年,蚌埠的注册商户已有4443户。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1914年元月,中国银行蚌埠汇兑所在蚌埠开业,这是蚌埠的第一家银行,此后国内外大量的银行、钱庄在蚌埠开设网点。
1920年,安徽省银行总行在蚌埠设立,蚌埠俨然已成为安徽省金融中心。
1941年,近2.7平方公里的市区里有60多家金融机构,其密集程度在中国堪称罕见。

|||||
安徽临时省会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即进入北洋政府时期。
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蚌埠因“绾津浦,带长淮,为南北之咽喉,政治军事之重地”而成为北洋各路军阀必争之地,军事位置决定了其政治的重要性。
1913年,倪嗣冲被任命为安徽都督,他看中了蚌埠管控南北的独特优势,开始在蚌埠治理安徽,建设安徽都督府和皖北镇守使署衙。
此时距离津浦铁路通车仅一年时间。

▼ 纪念币头像为倪嗣冲


从此蚌埠不仅是皖北水陆交通中心,还是安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尽管当时的安庆名义上还是安徽的省会,但年轻的蚌埠开始了对安庆传统政治地位的挑战。
此后1926年、1929年蚌埠又两次短暂地成为安徽省府所在地,由于“蚌埠总是经常驻有重兵,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地位,却可与省会相提并论”
人们称蚌埠为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乃至国民政府前期安徽省的“ 临时省会”。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对日抗战正式爆发,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华北、华东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1938年蚌埠沦陷。

▼ 蚌埠沦陷时期图


然而沦陷期的蚌埠却开始了另一段奇特的历史。

▼ 蚌埠沦陷期,日本旗帜清晰可见


1938年10月,倪道烺在蚌埠成立“安徽省维新政府”,就此蚌埠正式成为伪安徽省省会。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安徽省维新政府”改设为汪伪的“安徽省国民政府”,蚌埠依然为伪省会。

▼ 已被破坏的淮河铁路桥


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蚌埠作为日伪汉奸的伪“安徽省政府”驻地长达7年之久,伪政府之所以将安徽省省会放在蚌埠,正是看中了蚌埠在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
而蚌埠较为良好的工商业基础,也为其提供了维持政权稳定的物质保障。

|||||
人口爆炸式增长
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商业贸易的繁荣,军事、政治因素的刺激,都极大地促进了蚌埠人口大幅成长,蚌埠由此开始人口爆炸式地增长。
1908年,淮河铁路桥修建前,蚌埠集镇不过500余户、4000多人的规模。
1909年,淮河铁路桥开建,由此拉开了蚌埠人口暴增的序幕。2 万多名建桥民工和一千多名技工成为蚌埠第一批外来人口。
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蚌埠开埠、成为皖北货物集散中心、皖北航运中心、皖北商业中心以及临时省会的地位,这一系列利好因素吸引了沿淮一带农民,云集了大批军队,山东、河北、河南及江苏、浙江等地商人也愈发看重这个新崛起的商埠,移居于蚌埠经商。

1928年,蚌埠人口增长至8万。
1936年抗战前夕,蚌埠人口达到了11万。
1938年,蚌埠沦陷后人口锐减,后逐渐恢复。
1946年,抗战胜利后,大批外逃人口返回,另有外地人口迁入,蚌埠人口达到22万人。

▼ 蚌埠街道


1949年解放前夕,蚌埠人口达到民国时期的巅峰--23万人。

民国时期,中国依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时期,农业始终是社会主要产业,这进而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近代城市数量寥寥无几,更遑论人口动辄20万以上的城市。
有知名学者对清末民初的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1-3万人为小城市,3-7万人为中等城市,7万人以上为大城市,显然至迟到1928年蚌埠,就已经迈入大城市行列。
而此时距津浦铁路全线贯通仅过了16年的时间,1930年代中期安徽省内人口超出10万的城镇仅有3个。

▼ 民国时期蚌埠一街道,电线杆清晰可见


芜湖17万、安庆13万、蚌埠12万,蚌埠仅次于芜湖及安庆位居全省第3。
之后凭借交通、区位及腹地优势,蚌埠迅速超越省会安庆,成为民国时期安徽省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短短16年蚌埠就完成了从小集镇到大城市的蜕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堪称民国版“深圳速度”。

||||||
近代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膨胀大大促进了城市建设,铁路桥的修建带来了蚌埠第一批外来人口,为适应这些民工和技工的生活需要,蚌埠集上开办了一批饭店、客栈、澡堂、缝衣铺、杂货店等,形成以工棚为主体建筑群的新兴集镇,这标志着蚌埠城市建设的开始。
而道路是城建的基础。

市政道路
清末,蚌埠淮河南岸仅有一条南北长不足百米的土街,当地人称为老大街,淮河北岸小蚌埠有一条东西稍长一些的土街,称之为正街。
津浦铁路通车后,市面渐成又逐步形成顺河街、头道街、二道街等土路。

▼ 老大街(现青年街)


1929年春,蚌埠大火几乎烧掉半个市面,大火后对主要道路拓宽取直,并陆续形成中荣街、太平街、中山街、中兴街、中平街等道路。
至20年代初,市区已有主要街道20多条。
20年代末,在二马路(二道街改名)修建了蚌埠历史上第一条沥青路面。

▼ 民国时期蚌埠二马路


1949年底,蚌埠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街道数量达37条。

▼ 民国时期蚌埠主要的专业市场示意图


城市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作为安徽省最早一批迈入城市化的城市,新事物、新潮流不断在蚌埠出现。

报纸
《皖淮报》、《商务日报》、《蚌埠日报》《皖北日报》、《红旗报》等各类型报纸相继在蚌埠创办。

图书馆
图书馆是衡量城市近代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早在1924年,蚌埠图书社正式开放。1941年,创办了蚌埠图书馆,藏书近万册。

城市公园
公园是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民国建立后,公园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
1929年,为纪念当年在小南山狙击清军而牺牲的烈士,在此山建立“中山公园”(1981年,中山公园改名为南山儿童公园)。

▼ 蚌埠沦陷期的中山公园


西医院
1915年,蚌埠第一家西医院--普济医院设立,到1947年,蚌埠共有西医院24家、诊所17家。

电灯
1919年,光华电灯公司发电厂投产,蚌埠从此正式进入电灯时代。当年安装路灯18盏,至1934年,17条街道路陆续安装了路灯,线路增长至6公里,路灯增至200盏。

04 蚌埠正式建市

蚌埠城市化的进程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城市生活方方面面。

▼蚌埠1940年~1948年城市空间扩展示意图


而与此同时,原有的行政区划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于蚌埠的快速发展。
1947年1月1日,经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蚌埠从历史上凤阳县行政区划中独立出来,蚌埠正式建市,蚌埠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省辖城市。
这又是蚌埠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蚌埠的历史翻入了新的篇章。

▼1938年安徽地图,蚌埠依然从属于凤阳县


从铁路修建前4000余人的内陆小集镇,到安徽第二大城市;
从遍布茅草屋的土街道,到拥有电灯、公园、图书馆的近代化城市;
从三县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到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省辖市。
蚌埠凭借它惊人的爆发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民国版的“深圳速度”!
如今跨入新世纪,蚌埠依然在急速发展中,未来的蚌埠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蚌埠市志-1985》
《清光绪-凤阳府志》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钟先锋-论近代蚌埠城市的兴起》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 - 1937)》
《(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 路政编(第 10 册)》


以上就是我花了一周时间写的内容,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记得点zan支持哟!


还有3篇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1、安徽为什么要迁省会?

众所周知,安徽建省之后省会变迁尤其频繁,那么究竟哪些城市做过安徽省会?安徽为什么老是换省会呢?


2、什么是安徽人?

人们都说,安徽自古出人才,但你知道哪些名人是安徽人?安徽哪些县市“名人”产出最多?


3、 合肥房价暴涨带来的影响:区域分化

2021年合肥又经历了一轮房价暴涨,那么合肥各区县如今是什么情况?哪些地方能买?哪些地方泡沫太大?合肥最有希望的哪个区?

发布于 2021-08-20 23:38

这是一个有声音的回答










在蚌埠,

有种饮食搓一顿

有种商品叫老新

有种掩饰叫没吊事

有种肉麻叫爹六

有种失败叫也熊

有种称谓叫那个老几

有种状态叫不调胡

有种期待叫你个孬熊等着

有种嚣张叫老B

有种调侃叫咋得

有种疑问叫个造

有种手段叫考待人

有种口头禅叫我滴孩来

有种主食叫钢铁子

有种人叫五浪神

有种动物叫猫猴子

有种鞋子叫鞋撒子

有种交通工具叫绝打车

有种菜叫豆橛子

有种能力叫不吊造

有种情感叫扒豁子

有种精神叫六叶子

有种人体关节叫壳几头子

有种穿着叫光不脊梁

有种个性叫勺到

有种运气叫走骚

有种位置叫变梁

有种感叹叫日来滴

有种分离叫炸胡

有种数量叫一嘎嘎

有种评价叫哈巴狼子

有种劳动叫打狼打狼

有种面貌叫抖擞

有种聪明叫听头

有种关系叫到位

有种休息叫歪一时

有种使唤叫日摆来日摆去

有种语言叫比啰

有种形象叫乌鼻糟眼

有种卫生工具叫条处

有种行动叫刚家

有种幽默叫叫鸡

...............................

编辑于 2018-03-31 08:53

之前是“蚌埠住了”谐音梗出圈,又一次关注到是年初时公布的经济指标。虽不提倡唯GDP论,但在同样指标体系下,也不抛弃GDP。

1月17日,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官网挂出一份《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具体指标显示,蚌埠年初计划GDP增速将实现8.5%,但全年实际完成为0。

城叔整理对比了蚌埠发展线,从经济来看蚌埠是个怎样的城市,欢迎一起讨论。


GDP零增长,真·蚌埠住了?

“蚌埠住了”,本是一句城市出圈的谐音梗,却没想到,刚过去的2021年,蚌埠的经济指标真的“绷不住了”。
1月17日,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官网挂出一份《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其中提到,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具体指标显示,蚌埠年初计划GDP增速将实现8.5%,但全年实际完成为0。

图片来源:《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虽然不要唯GDP论,但也不能抛弃GDP。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在近日举行的安徽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郑栅洁到蚌埠代表团时指出:去年以来,蚌埠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在此之前,蚌埠多次喊出要“重回C位”“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座皖北重镇,怎么就突然失速了呢?
基因
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百余年前,因为津浦铁路通车,中外客商来到这个小渔村开设工厂。
到了“一五”时期,蚌埠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冰箱……安徽工业多个“第一”出自蚌埠,蚌埠产的“五大机”闻名全国。
上世纪80年代,蚌埠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加轻减重”的调整,新增诸如卷烟厂、酒厂、火柴厂、肥皂厂,扩充当地的工业门类。
以上历史奠定了蚌埠的工业底色,也带来“合(肥)老大、蚌老二”的工业荣光。

然而,传统工业发展终究不可持续,蚌埠的工业需要注入“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相比新生,转型更难,在老工业基础上裂变新型工业过程中,蚌埠发展步伐放缓。


失速
慢进则退,蚌埠的经济数据被省内几个兄弟城市相继超越。

©城市进化论 制图

安徽历年统计年鉴显示,1990年,蚌埠经济体量还排在全省第5位、皖北第2位,居于合肥、滁州、安庆和阜阳之后;到2000年,蚌埠的排名已滑落至全省第8位、皖北第3位,合肥、芜湖、安庆、滁州、阜阳、宿州、马鞍山经济总量都在蚌埠之上。
此后20多年时间,蚌埠努力向上,但收效甚微——蚌埠的地区生产总值到2019年才站上2000亿台阶,比芜湖晚了6年,比滁州迟了3年,比同处皖北的阜阳也慢了2年。
而且,从2019年开始,蚌埠的经济增长已显露疲态——安徽16个地市中,铜陵增速为负排名垫底,蚌埠GDP增速则为5.7%,倒数第二。那一年,疫情还没开始。
蚌埠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9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提到:创新引领尚未全面发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活力不足,民生工作还有短板。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问题被重新提起,矛盾和问题依旧待解。
2020年,蚌埠GDP仅以微弱优势排在宿州之前,排名全省第7位;2021年前三季度,蚌埠又被宿州超过,掉至第8位,经济增速也降至0.2%。2021年年底,增长彻底停止。

原因

按照《报告》里的解释,GDP增速为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不快”,二是“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
《报告》里全面分析了蚌埠现存的问题与挑战,共有8项:
一是主要指标增速不快。受历史基数大、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统计核减等原因影响,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多数指标增速位次全省靠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距目标差距较大。
二是经济总量不大。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全省第7位,长三角41个地级市中第29位;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8位,长三角41个市中第30位,仅为宁波的1/6、合肥的1/5,芜湖的1/2。

©城市进化论 制图

三是产业结构不优。2021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为10.1:38:51.9,一产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二产比全省低4.1个百分点。大企业、龙头企业不够多,全市除烟厂以外,产值超50亿元以上企业还未实现“零”突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服务业新业态不足,缺乏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县域支撑不强。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占比偏低、发展不快,三县GDP占全市比重45%,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不抵一户“中烟”。
五是中心城市能级不高。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尚不完善,城镇化率整体偏低,市县之间经济互动性不强。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诸多短板弱项。
六是要素制约较大。用地不多与闲置低效用地问题并存,全市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仅有7.43万元;能耗容量不足与结构不优问题并存,全市能耗强度0.31吨标煤/万元左右,远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未来下降空间小。存量企业能耗指标挖掘难度大,新增重大项目面临能耗指标约束趋紧。
七是民生保障有短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居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社会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八是发展能力水平还需提升。存在“标杆不高、担当不足、投入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本领不强,缺乏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做不到穿透式分析、前瞻性谋划。
划下重点,经济指标增速慢、体量小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优、地区发展不均衡、城镇化率偏低。这座城市目前正在运转的企业,以高能耗创造着低收益;除了烟厂,全市再无产值超过50亿的企业;下辖三个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同样不敌这户烟厂。
细节
城叔又找了一些细节数据,希望了解其工业发展质量。
《报告》中提到了“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仅以“三次产业结构”为例,梳理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些年份之间的数据并不一致。
例如,根据蚌埠2018年的统计公报,其当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1:44.5:43.4,二产占比还高于三产;而2019年的统计公报,又将2018年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42.5:46.6,三产占比已超过二产。

蚌埠2018年统计公报(上)与2019年统计公报(下)对比

关于第二产业,蚌埠2021年初的计划是增长9.2%,结果第二产业实际增速-8.3%,严重拖累了总体表现。第三产业5%的实际增速,也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9.2%的目标。
从工业企业数量上来看,安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16个城市中,有7座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千家以上,蚌埠以952家位列全省第九,不到合肥2045家的一半,也比芜湖少了839家。

©城市进化论 制图

其中大型工业企业,蚌埠只有4家,比其他皖北五市都少,更不及芜湖的45家、合肥的70家。这4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只有185亿元。
还有一个与预期相差巨大的细节数据是“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初计划增长9.5%,全年交出的成绩却是-16.5%。
蚌埠市招商局局长此前谈到:“工业方面,蚌埠还存在着缺少大项目、好项目和龙头企业、产业链不全等问题”。
《蚌埠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蚌埠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三个,除了宏观环境、产业结构转型难,还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
向东是长三角,向西是中部城市群,蚌埠此前还在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间徘徊。近年来,蚌埠工业结构偏重、转型缓慢、交通优势又被削弱,经济体量长期位居安徽中游,它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中,发展机遇不如滁州、马鞍山,在周边各大都市圈的势力中,也不如宣城等地“左右逢源”。

蚌埠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网站

蚌埠自我分析,整体存在“高端人才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涨并存,融资需求大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并存,基础设施保障效率不高”的问题,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较,“尚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
此外,2019年,蚌埠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蚌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比较高”的问题。该人员称,自2018年以来,“全市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一直是低于购进的价格指数,这就反映了我们生产成本依然是居高不下。”
C位
蚌埠的工业转型,虽慢,但在路上。
安徽是新材料大省,2021年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就是在蚌埠开的。坐拥矿产资源的蚌埠围绕“硅基和生物基”,也在布局新的、高端的赛道。近两年,蚌埠的工业沉淀了一些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工业发展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自主研发出30μm柔性可折叠玻璃、“毫米波与太赫兹(50GHz-500GHz)测量系统”填补国家空白,比如成功下线全国首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8.5代 TFT-LCD 玻璃基板、0.12 毫米世界最薄玻璃,比如成功投产国内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线。蚌埠希望据此打造出“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新的城市名片。

安徽对蚌埠依然寄予厚望,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蚌埠时表述为:“支持安庆、阜阳、蚌埠、黄山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与之配套,支持蚌埠机场建设,支持蚌埠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支持蚌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支持蚌埠自贸片区启动建设联动创新区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皖C,是蚌埠车牌号。在全省工业和城市现代化格局中被“边缘化”的蚌埠,喊出了“重回C位”的口号。
转型之路,困难与希望一路交织。蚌埠给2022年定下了新的目标:

图片来源:《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但愿GDP零增长,仅仅是过程中的阵痛。但愿蚌埠“绷住”。

编辑于 2022-06-29 18:08

呐。。以一个外省人的角度来说说吧,喷子滚远

答主青海人,目前在蚌埠读大三,女朋友广东人,大四准备考研中。

我和女朋友一致认为很难界定这个地方到底是南方是北方。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穿蚌埠而过,有时候经常跑到淮上区(淮河以北)那边跟别人开玩笑讲“我回北方了哎”。

作为青海人:觉着这地方妥妥的南方,只有空调没暖气,夏天热的要死(不过内地所有省份在我们青海人眼里都是热,毕竟西宁夏天25度左右,州县上更凉)。冬天湿冷湿冷的。。不过还是毛衣+皮衣,从来不穿秋裤。

女票广东人:这地方绝对是北方啊,夏天差不多三十多度的样子,夏天可以不开空调(她跟我这么讲的),冬天好冷好冷要穿最厚的羽绒服把自己裹成粽子。别说秋裤了,袜子都穿两双。

青海人:夏天热也就罢了,最难受的是空气超级湿!搞得整个城市超级闷。每次感觉自己就和三江源一样,身上哪哪都是在淌汗。黏黏糊糊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广东人:空气干干的鼻子好难受,除非特别特别热不然平时基本都不出汗的,搞不懂为什么这个白痴能流那么多汗,很热吗?

青海人:吃东西也没觉得蚌埠有其他外地人说的口重反而感觉有些清淡。辣椒基本没什么辣味还不香,米饭没宁夏或者东北产的米好吃,面食。。各种入不了西北人的眼。肉只有鸡肉猪肉,从小吃牦牛藏羊长大的孩子瞅不上这边的黄牛和山羊(山羊肉不配称为羊肉)。食物份量勉强能让人吃饱。感觉最奇怪的是肉夹馍里竟然能给我加鱼豆腐还有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有麻辣烫端上来没辣子??!

广东人:好辣,好辣,好辣,有辣椒的成分就算辣,米饭。。吃不出来好吃不好吃的。倒是跟着男朋友吃了不少面,每次都要听他吐槽这个面没西宁的面好吃,同样吃不出来好吃不好吃。海鲜都不怎么新鲜。每次看到盘子里青菜比肉多,菜比饭多就很开心,但食物份量好多吃不完。感觉最奇怪的是学校后面小吃街卖肠粉的摊位竟然默认加辣椒??!

青海人:这边人喝酒都这么弱鸡嘛,同学喝啤酒都能醉,上个白酒立马怂。40度以下就是普通饮料啊。可能是没跟这边真正能喝的人喝过,在那之前维持原判:这边人不怎么能喝酒。

广东人:男朋友觉得这边人喝酒很弱鸡,似乎他家那边都是喝白的,我家喝洋酒多一点。刚认识的时候还觉得自己酒量不错来的。。

青海人:水果真tm便宜,其他物价也真tm便宜。

广东人:水果真tm贵,其他物价倒是真tm便宜。

最后感谢蚌埠能给我一个认识女朋友的机会,女票最可爱最温柔最贤惠最聪明最机智最勇敢最贴心最天真最性感不接受反驳!

以上

发布于 2018-08-03 01:15

作为一位在广东读了4年大学的蚌埠人,我说下。

经济方面:蚌埠应该和惠州的感觉差不多。你们广东怎么看惠州,安徽人就怎么看蚌埠了。

交通方面:蚌埠交通除了没飞机场,火车,公共交通,出租车都比较方便。价格也不贵。

饮食方面:广东人喜欢饮食比较清单,不太吃辣也不吃比较热气的东西。爱喝凉茶,喜饮早茶。

但在蚌埠:吃的东西都比较重口味,咸辣麻。小龙虾和烧烤在蚌埠有很多。这和你们的饮食会有很大的冲突。在蚌埠是没有早茶一说的,所以你就别想吃包啊,粉之类的了。不过蚌埠早上也有很多吃的给你选择,牛肉汤、羊肉汤、牛肉煎包、油盒子、干扣、锅贴、烧饼夹里脊等等,吃热气的东西多了你也只能喝加多宝,没有自己煮的凉茶。

生活方面:广东比较热,也就是打台风的时候会降降温,冬天在我看来也算比较温暖。在蚌埠你们感觉会比较冷,带上你的秋裤、毛衣和羽绒服。冲凉在蚌埠没有这一说,你也不一定受得了蚌埠的澡堂,在我看来广东人在洗澡方面还是比较羞涩的。一群男人脱光在一个水池里面泡,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接受不了你冬天只能在家里洗澡了。

至于喝酒方面:我认识的广东同学能喝的不多,白酒能喝的更少,不知道你的酒量怎么样,蚌埠人比较豪爽,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蚌埠人不会见怪的。

至于文件禁忌方面蚌埠人百无禁忌,我觉得广东当初应该是因为离北京太远了,破四旧的时候没那么厉害吧,还保留了很多的自古的习惯,蚌埠这边就没这一说。

发布于 2015-07-25 17:34

说个蚌埠的笑话,以加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

早几年,坐火车到蚌埠火车站的朋友们都知道,一出站,无数的的士司机就围上来,像粉丝接机一样,指着问你坐不坐的士去怀远(蚌埠下辖的一个县),那些司机的口号也很统一:怀远的,怀远的,怀远的,怀远的……

我一个同学婆家是山西人,有一年公婆来蚌埠过春节,同学开车在出站口接他们,等上了车,她公婆问我这个同学:你们蚌埠人好有礼貌啊,找那么多大嗓门,围在出站口对着每一位来蚌埠的人大声喊着:欢迎欢迎,欢迎欢迎~

发布于 2016-05-03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