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卷”消费贷,利率低至3.2%!要不要“薅羊毛”?专家这样建议
每经编辑 张锦河
近日,各大银行加大消费贷利率优惠力度,有银行利率最低降至3.2%。
2022年12月以来,很多银行推出种类繁多的个人消费贷款优惠活动,部分幸运客户可以在活动期间获得突破正常利率下限的超低利率,目前市场最低的优惠利率是招行闪电贷给出的3.2%。与此同时,国有大行的最低利率在破“4”之后继续下调。
银行消费贷利率大降
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期招行推出闪电贷8周年大型优惠活动。根据手机银行显示的信息,符合条件的客户会收到一张6.6折的利率优惠券,2023年1月4日至31日期间使用优惠券申请提款,年化利率低至3.7%起。此外,招行还会在活动期间送出20万份现金红包,提供百台华为手机作为抽奖大礼,以吸引更多客户使用闪电贷。
据了解,3.7%并非此轮活动中招行给予客户的最低利率。读者刘先生表示,招行App显示自己闪电贷的利率本来是5.94%。2023年1月初,客户经理打电话说可以申请闪电贷年利率3.2%的优惠券。2023年1月5日,刘先生使用优惠券贷款2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果真是3.2%,而且还可以使用先息后本组合还款方式,前期还款压力很小。
据《金融时报》,“现在3.2%利率优惠活动已经截止了,目前最低只能做到3.4%。”1月31日,记者致电招商银行北京地区某客户经理时了解到,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招商银行推出了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对于符合办理资质的用户,系统会发放6.6折、8.5折、9.5折不等的利率折扣券,部分客户还可以通过客户经理申请到超低的贷款利率。
“每年春节前期是各家银行推广个人消费贷款的最佳窗口期之一,客户在这段时间办理消费贷的优惠力度往往是最大的。”某股份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招行外,国有四大行消费贷的利率也降至了4%以下。
证券日报报道,以国有大行来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均在4%以下。其中,工商银行融e借额度最高可至10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3.7%、年限最长为5年;中国银行随心智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年利率最低3.95%,年限最长为3年;建设银行建易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3.95%,年限最长为3年;农业银行网捷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年利率最低可至3.65%、年限为1年。
除国有大行外,部分中小银行也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个人贷款业务,年化利率普遍在3.6%左右。
从多位用户反馈的情况及记者实际操作来看,大多银行放款较快,几乎“秒到账”。
虽然各大银行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个人消费贷优惠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放松了贷款的申请门槛和审批风控力度。比如某农商行推出了工薪快贷产品,年利率低至3.6%,贷款对象仅限当地缴存公积金单位职工。
针对一年来消费贷利率持续下行的情况,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下行,带动了消费贷利率回落;另一方面,由于内外多重因素超预期冲击,宏观经济波动,消费信贷增速明显放缓,部分机构积极推动业务恢复及应对同业激烈竞争,调降消费贷利率。”
到底要不要“薅羊毛”?专家提醒
越来越低的贷款利率,让不少动心的消费者跃跃欲试。
金融时报报道,“本来我是没有贷款需求的,但是看到银行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力度这么大,这时候不申请,总感觉自己吃亏了。”北京市民刘先生近日告诉记者, 前两天接到招商银行客户经理电话,听说闪电贷年利率降至3.2%,20万元贷款3年,利息总额才1万元,这让没有借贷想法的他也犹豫了。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享受小额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财务杠杆的可持续性,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周茂华受访时建议。
业内人士提醒大家,一定要按需申请,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借贷。
据北京青年报,北京银保监局曾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树立正确借贷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养成理性消费习惯,弘扬勤俭节约美德,科学安排生活支出,做好开源节流、量入为出。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要明确自身贷款需求,根据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贷款以及需要何种贷款。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过度借贷,否则可能会使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更不要选择“以贷养贷”“多头借贷”,避免因无力偿还而导致债台高筑。
需要引起消费者重视的是,消费信贷资金不能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据了解,银行如果在贷后管理中发现消费贷款被违规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近两年来,居民杠杆率有所回落,但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消费信贷发展应在适度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可盲目过度增长,服务对象并非越下沉越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个人应将自己债务水平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内,一般而言,每月还贷支出不应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特别是年轻客户,不可通过“以卡养卡”“以贷还贷”等方式盲目借贷。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金融时报、北京青年报、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