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同银行成立于2001年,是总行设在大同的唯一混合所有制法人银行。励精图治十余载,2012年初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同银行启动了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体制机制改革,核心是确立在党委领导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取消大同银行行政级别打破“铁饭碗”,推行专家治行、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改革以来,大同银行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7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升级更名为大同银行。
近年来,大同银行秉承“立足大同、服务山西、面向全国”的战略愿景,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蜕变中升华,在探索中奋发作为。实现了各项监管指标全面优化,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经营规模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城商银行发展的战略转型之路。
大同银行以自身的躬身实践,为城商行的转型改革提质提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实践样本。
深化改革 按下转型升级快进键
时代风起云涌,金融转型与金融变革的大势已日渐凸显。新经济下,商业银行不仅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机遇积极作为,同时也要推动自身的变革,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实现发展动能转换,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大同银行坚持把强化公司治理作为转型升级的制度基础,充分发挥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党委核心作用与现代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形成了“行党委核心领导下的董事会战略决策,经营层受权经营,监事会依法监督”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该行以“条线分明、职责明确、衔接有序、运转高效”为指导思想,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总、分、支三级组织架构体系,形成了职责明晰、纵向贯通与横向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机制。通过有效推进“三级管理模式”在绩效考核上的落地,更加明确了各层级管理权限,进一步理顺了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的条线、流程关系,提升了全行的运行效率。同时把提升风控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坚实保障,始终坚持审慎经营,注重稳健发展。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风险管理覆盖至所有机构、所有员工、所有业务及所有经营管理流程,强化合规案防管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实现了连续18年“零案件”的目标。
该行把人才兴行、科技兴行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为了打造适应“二次创业”和持续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他们坚持“高层次引进、梯次培养、立体化建设”的用人体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完善制度化人才管理机制。近年来,面向全国招聘了包括总行行长在内的6名总行高级管理人员、4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和50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持续加强各类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全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快速高质发展提供精良的人力资源保障。持续深化的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治理,使大同银行全行上下风清气正、严谨有序,处处洋溢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战略引领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经济正渗透到各行各业,孕育着巨大的新动能,推动着时代前进。新经济催生新金融,也倒逼银行业自身进行改革,迎接转型发展的新格局。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大同银行因势而变,提前谋篇布局,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全面开启智能化银行转型之路。
大同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兴行”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金融IT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信息化建设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仅2018年,全年累计立项信息系统项目34个,并投产上线28个,系统可用率达到99%以上,故障率低于0.5%;同城灾备中心成功投产运营,“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全面建成,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新一代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银行成功上线,电子银行支付渠道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作为全市首家智慧银行落地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创园,为打造智能化银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大同银行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特色服务体系,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出发,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持续推进网点下伸,服务下沉,市场化改革以来,网点由35个增加到60个,金融服务基本实现了同朔县域、商圈、社区的全覆盖;并积极通过构建网上银行、微信银行、自助银行等线上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方面立体化线上金融服务。
创新是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大同银行把创新盈利模式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优势,多措并举向综合化经营金融服务转变。大力发展金融同业、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非传统业务,致力于推进资产负债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的优化,同时,始终秉承“立足大同、服务山西、面向全国”的战略愿景,积极稳妥推进跨区域经营,在太原、朔州、忻州设立分行,基本实现了晋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同朔地区县域网点全覆盖。通过域外融资广泛吸纳全省乃至全国资金达30多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大同民营经济发展,筹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打造转型发展核心新优势,大同银行深化改革下的战略转型别开生面、势头强健。
创新作为 打造金融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大同银行秉承“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理念,扎根大同经济、服务大同经济、助推大同经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地方法人银行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大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重大战略,持续发挥金融支持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杠杆作用,努力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灵动的“源头活水”。
近两年,大同银行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先行区,当好两个尖兵,实施三大振兴”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优化信贷投放,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和绿色金融,推动大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重点支持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环保节能、精密医疗设备、生物及生物制药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达3.41亿元,2018年,全行累计发放贷款近70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2亿元,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发挥作用,大同银行着力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助力小微企业成长。通过强化下调利率、减免收费、简化办事流程等举措,切实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让利减负,2019年6月末,该行小微贷款余额57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连续多年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3亿元,主要加大对涉及文旅、医药、物流、供热、供电、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省级“红名单”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扎实服务三农,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去年以来,该行持续加大对三农、精准扶贫等经济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找准金融扶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特色农业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64亿元,其中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9亿元;同时,持续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全行扶贫小额信贷余额3515万元,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同银行改革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取得了显著效应,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创新奉献,在实施金融扶贫和推进普惠金融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他们的的躬身实践和创新作为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褒奖,先后荣获了全国“最佳风控中小银行”、“最具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最佳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一项项殊荣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同银行转型升级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唯有奋进探索者坚实有力的脚步,才能镌刻成深刻的历史烙印给人以深思,启迪。
如今的大同银行,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它将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迈向新的未来,抒写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逐梦奋进的新篇章。(融媒报道 赵江芳 白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