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湖之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
近年来,武汉市紧紧围绕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治污水、促节水、严管水,推动城市排水排涝能力整体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水务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强化,坚定不移推动新时期水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武汉水务一系列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确保武汉全市防汛排涝安全。防御汉江1、2号洪水,滠水、倒水超警戒水位等汛情险情;有效应对16轮强降雨,确保了全市防汛排涝安全。
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以武汉市总河湖长签发的《关于扎实做好河湖长制工作 有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的命令》全面压实流域综合治理责任,守住流域安全底线。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武汉市河湖长制工作实施细则》,走武汉河湖长制“依规治水”道路。共建共享幸福河湖,以“河湖无穷碧 初心别样红”党建品牌深入开展河湖长制“六进”宣传活动,组织活动16场次,参与人次500余人。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实施“三湖三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湖泊水质提升。全市河湖水质稳步改善。
全面推进生活污水直排和溢流污染治理。全市投运调蓄池29座,投运溢流污染处置设施5座。
加快供水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属国有供水平台所属供水厂由12座增至27座。中心城区与蔡甸、黄陂、东西湖区部分区域实现管网互联互通。整合全市23条供水热线,实现供水“同城、同号、同服务”。
努力创建幸福河湖。规划的16个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示范项目全部启动实施,已建成8个、在建8个,武汉全市建成总长约80公里、总面积约830万平方米的生态滨水空间,沿江14个区均有各具特色的江滩。武汉江滩被评为全国红色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
开展武汉全市城镇排水户排水许可管理专项整治。全面组织调查摸底,加强排水户分级分类管理,完成调查60871家,办理排水许可23343家,开展监管25545次,立案查处133起违法排水行为。
加快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智慧水务项目一期形成阶段性成果,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促节水、严管水等系统初步上线运行,项目荣获2023年度IDC“智慧城市特别奖”。
城市排水排涝能力整体提升
面对外洪内涝,如今的武汉应对得更加科学、更加从容,且通过自身摸索,为全国提供解决内涝的“武汉方案”。
近年来,武汉市集中新改扩建排涝泵站30座,新增抽排能力1500立方米/秒,新增排水管网1100余公里,排涝能力整体从5—10年一遇水平提高到10—20年一遇水平。
武汉市每年动态更新重点易积水点,制定“一点一策”集中治理,2023年整治易积水点19处;常态化实施“清管渠、畅排水、减污染”专项行动,维护排水管网5000公里、各类排水井40余万座,大中型排水泵站、涵闸、拍门确保开机运行率100%;建立河湖管渠运行调度模型,精准调度排涝泵站、管网设施、水系涵闸,汛前中心城区调蓄湖泊预留调蓄空间超过1亿方,降雨中加强联合调度和实时调度,实现雨水随降随排、湖水随排随降。
武汉市还组建2000余人的专业日常维护管理队伍、17支共5000余人的排涝应急抢险队伍;全市配备各类应急抽排设备337台,应急抽排能力29.7万立方米/小时;强降雨期间对重点渍水路段,抽调移动泵车、“龙吸水”等应急设施紧急抢排,最大限度减轻渍水影响。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
近年来,武汉市加大对城镇生活污水收纳处理系统的规划实施和提升改造力度,助力水域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武汉通津、新前川、盘龙等8项污水处理工程完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4.5万吨/日;年内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网240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达5660余公里;年内新增污泥处置能力600吨/日,整体处置能力达2600余吨/日,实现污泥100%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武汉市还全面推进生活污水直排和溢流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全市投运调蓄池29座,调蓄能力102.75万方;投运溢流污染处置设施5座,处理能力115.3万方/日。推动全市溢流高风险排口整治,启动15个污水单元达标示范创建。超额完成排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年度计划并建立长效机制。
与2022年相比,武汉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汤逊湖厂、汉西厂、黄家湖厂、落步嘴厂、盘龙厂、阳逻厂、邾城厂)进水浓度提升10%以上,其中汤逊湖、黄家湖、邾城提升幅度超过30%。武汉市还不断强化乡镇污水处理工作,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厂35座,日污水总处理规模4.67万吨。
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2023年5月,黄陂区与武汉城投水务集团签订供水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协定共同推进黄陂区北部供水资产及供水业务整合工作,标志着黄陂北部地区正式纳入武汉全市供水“一张网”。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打造全市供水“一张网”,武汉市属国有供水平台与长江新区、黄陂、新洲、东西湖、经开(汉南)区等签订供水合作框架协议,整合后,武汉市属国有供水平台所属供水厂由12座增至27座,供水规模达583.5万吨/日,占总供水规模的86.2%。
武汉市还积极联通市区管网,中心城区与蔡甸、黄陂、东西湖区部分区域实现管网互联互通,具备70万吨/日应急供水调度能力;统一监管平台,整合全市23条供水热线,对外统一供水热线“96510”,实现全市供水“同城、同号、同服务”。
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净水厂上建公园、河道边上绿如茵、降雨天气不积涝、污水脏水没踪影……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稳定运行一年有余,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这项生态工程带来的绿色福利。
武汉市编制“一流域、一模式、一方案”,推进实施“三湖三河”(南湖、汤逊湖、北湖、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等重点流域治理。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运维平稳;汤逊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进入运维;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基本完成,湖溪河综合治理完成移交;南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
近年来,武汉全市河湖水质稳步改善,城市水系持续向好,建成区无新增黑臭水体;劣Ⅴ类湖泊由2016年52个减少至2021年0个,2022、2023年持续为零;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十三五”末期的62.63%提升至74.2%。
水务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强化
11月22日至23日,“2023第八届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举办。期间,武汉市水务局打造的“武汉市智慧水务建设项目”荣获“智慧城市特别奖”。
近年来,武汉市加快智慧水务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一网全感知、一图知全局、一屏全指挥、一键辅决策、一证保安全”五项管控目标。
武汉市还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成《武汉市水空间布局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的编制,着力完善治水管水预案规划体系。
同时,武汉市还积极开展全市城镇排水户排水许可管理专项整治,以汽修机洗类、洗涤类、餐饮类、医疗类排水户为重点,全面摸清底数、提高办证、有效监管,截至目前,共完成调查60871家,办理排水许可23343家,开展监管25545次,立案查处133起违法排水行为,持续提高排水设施管理水平,筑牢了城市“里子”,撑起了城市“面子”。(祝飞 刘静怡)
2023-12-08
汩汩“幸福水” 滴滴润民心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5129.html
1
武汉水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打印银行流水
/enpproperty-->
content_255125.html-高效应对儿童诊疗高峰,
content_255126.html-让灾害预警机制更灵敏更管用,
content_255127.html-“二创”要尊重版权,
content_255128.html-身入人间烟火气,
content_255129.html-武汉水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